導讀 機鋒迭起 智慧紛呈

特別的是,先秦諸子的思想,從春秋戰國時期啟萌發展,浮、沉、揚、抑各有風雲,而且,儒、墨、道、法四大家的傳承與相互批判,先後經歷兩漢時代的經學儒化,隋唐玄學、釋學的相互滲透,宋明時代的理學思潮,清末民初的衰敗頹廢,彷彿經歷了初生段、主升段、沒落段的波段過程,但是,不論改朝換代,先秦諸子的思想,依然延續下來了,而百家論戰的激宕,也始終沒有終止過,即使到了廿一世紀,孔學再度成為顯學,批判與反省的聲音,依然長存。

——中天電視台新聞部主任 田炎欣

對諸子百家,易中天或論精華,或寫秕糠,從春秋戰國時代社會的劇變,引述論析當今局勢所面臨的國家制度與社會制度轉型,他的筆下,機鋒迭起,他的書中,諸子爭鳴,他的論析,智慧紛呈,適古適今的先秦諸家,你我豈能錯過?

「先秦諸子百家爭鳴」,原是易中天在大陸央視頻道「百家講壇」節目的講稿,我看過也聽過幾次這個節目,發現書的文字內容比講壇節目更迷人,書裏有很多膾炙人口的故事,更有許多援引原典的精采論述。

孔子儒學,二千多年後再度成為全世界的顯學,尤其,當21世紀全球經濟與政治焦點集中在中國時,一直主導中國政治與經濟發展的孔學主體文化,更成為政治人、經濟人、文化人與一般人,必須掌握的內涵。

孔學深奧難懂?易中天,這位對文學、藝術、心理學、人類學、歷史學等跨學科研究的教授,用他擅長的「易中天隨筆體學術筆調」,把很多人視為枯燥的孔子儒學與先秦諸子學說,用最簡單、最清晰、最平易、最有系統的論述,讓讀者跨越二千多年的時間鴻溝,直接進入孔子等四大名家的思想脈絡。

第二、三、四章是全書精華。易中天把一場歷時三百多年的跨世紀大辯論,包括第一,儒墨爭雄,爭的焦點是「治世用仁愛或兼愛」。第二,儒道爭鋒,爭論焦點是「治國有為或無為」。第三,儒法爭用,爭論焦點是「德治或是法治」。易中天用大篇幅的文字,闡述儒、墨、道、法四家的「論點」與「爭點」。

這本書,以孔子儒家為中心主軸,分六章來貫穿先秦諸子的百家爭鳴。

世紀論戰,看似最難理解,不過,易中天用淺顯易懂的故事,帶領讀者一起引經據典進入孔子、墨子、老子、莊子與韓非的世界,讓讀者很容易理解,為何先秦諸子的思想會有千年不墜的生命力與魅力。

在混亂卻又可以暢談經世治典的年代,孔子,是時代文化匠將,也是失意官員,是孤獨長者,也是性情中人,是眾星拱月的對象,卻也是眾矢之的。這些複雜的人物性格,易中天用說故事的手法,闡述孔子的學說與思想,十分貼切的寫出孔子「極廣大而盡精微,極高明而道中庸,既有形而上崇高的價值理想,又有形而下切實的百姓日用」思考體系,但是,也因為孔子的思想體系,引發了治世、亂世、盛世的各家爭鳴。

第一章先談孔子。孔子,在中華文化的核心價值裏,被歸納共識為「人道的啟迪者」,他用人文關懷,遊走在春秋戰國的天地之間,藉由三千弟子與七十二特優門生,傳達他對禮樂、政治、制度、倫理道德、普羅大眾價值觀念的多元思想。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