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記

寫陳湯這個人,曾是我心底的願望,而追溯源頭,大概在於他在殺了郅支單于後,說的一句極其豪邁的話:「犯強漢者,雖遠必誅!」

別族的人,大概會說這是狹隘的民族主義者罷。可是,誰又能真正拋棄自己的民族屬性呢?維多利亞時期的英國首相帕莫斯頓勳爵曾經自豪地說:

小說的情節絕大部分是虛構的,除了誅殺郅支單于那段。情節上,在不違背漢代歷史的情境下我盡量使它曲折。人物也和我前此的兩部小說一樣,有王侯、有將相、有美女、有帥哥,他們圍繞著一個個生動或不生動的故事發生這樣或者那樣的緊密聯繫。敘事方式上,則和前兩部大不同。我採取了五個人各以第一人稱敘述的方式,為的是能盡量全面展示每一個個體的複雜心理。歷史小說作為小說,畢竟不是演義,不能單純講故事。我希望不會因為這點減弱它的可讀性。

二○○六年八月三十一日於北京師範大學

歷史不是一個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歷史小說也不應該是。

我在小說中盡量展示我心目中真實的陳湯,他的品德一點也不高尚,但也絕不卑劣,他只是一個意志比我們堅強一些的普通人而已。塑造高大全的英雄,是我無能為力的。

每個男子年輕的時候,心底裡不一定都夢想能成為英雄,但一定會崇拜英雄,我也不例外。所以,檢閱了陳湯在大漠中千里奔襲的豐功偉績,免不了心中激盪。他肯定讓很多年輕的男性熱血沸騰,到現在的網絡上,「犯強漢者,雖遠必誅!」就已經成了廣為人知的一句名言,雖然網民中的大多數並不知道這是陳湯說的,也不知道陳湯為何許人。有一點區別必須點明,陳湯說這句話的時候,背後的確有一個實實在在的強大的漢朝在支撐著他。而現在網絡上的小青年們,則僅僅能把它當作一句口頭壯語了,流行的稱呼,這叫「意淫」。

法國人說:「假如我不是法國人,我一定希望做個英國人。」英國人說:「假如我不是英國人,我一定希望自己成為一個英國人。」古羅馬人呢,他從會說「我是一個羅馬公民」時起,就知道保護自己不受侮辱。英國臣民,無論他在哪塊土地上,也應當確信,英國警惕的眼睛和強健的臂膀將隨時保護他不受侵害和虐待。

陳湯千里奔襲去誅殺郅支單于,表面上是因為漢朝的使節被郅支單于殺害,漢朝必須要報復。而就陳湯個人來說,不過是一次個人主義的冒險,這和十七、十八世紀歐洲殖民者在全世界的冒險沒什麼兩樣。當然,這冒險客觀上擴大了漢朝的聲譽,震懾了匈奴的另一個領袖呼韓邪單于,從此,騷擾漢朝達兩個世紀之久的匈奴就徹底拜服在漢朝的腳下,漢朝邊境保持了幾十年的平安。即便從一個普通百姓的角度來說,像陳湯這樣的冒險無疑也是值得的。

史傑鵬

這本書花了我大半年的時間,有時甚至做夢也思考情節。由於有歷史的限制,情節又不能天馬行空地胡編,因此頗為苦惱。但我仍願意絞盡腦汁在歷史和想像之間尋找一個平衡點,過分滑到這個平衡點的這一頭或者那一頭,我都不能接受。當然,這並不意味著我寫的是一個中庸的四平八穩的歷史小說,我自以為它還算一個好看的小說,除了對歷史完全排斥的現代人之外,我希望有點文化素養的人都會喜歡。這不在於我提供了多少歷史知識,而在於我把想像力認真的嫁接到了歷史上面。我實實在在的花了力氣。

當然,漢朝還不是這樣的國家。

這是多麼自豪的話,為這樣的國家獻身是值得的,在這樣的國家中生活是幸福的。

相對於漢朝來說,匈奴雖然更為野蠻,更為落後,但邊境上仍然時常有哀苦無告的漢朝人逃到匈奴去,寧願忍受著那「以肉為食兮酪為漿」的生活。漢朝的一個知識分子曾經激憤地說:「難道我作為一個大漢的子民,受了冤屈,我的皇帝不能幫我,反而要逼我去向匈奴單于告狀嗎?」他為這句話差點遭到殺頭的命運。可是在兩千年後,我對這句話產生了深深的共鳴。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