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まえがき

本书叙述起点始于12世纪日本平安时代末期源氏和平氏之间爆发的源平合战,并以年代顺序分别介绍12世纪的一之谷会战、坛之浦海战、13世纪的两次蒙古东征、16世纪的长筱会战、石山本愿寺的围攻、17世纪的关原会战、琉球远征以及19世纪的攘夷战争及四境战争。以此十二场会战来覆盖日本武士历史的重要转折点。对于所介绍战争的选择,完全是由我个人判断而来。对于这些选择,我的看法是与其泛泛地将大批会战全部写一遍,尚不如选择最具决定性意义,最具代表性的会战加以详细介绍。其余一些如凑川、桶狭间等重要会战在大事记中也略有提及,以支撑着我所选择的十二场大战,而另一些对于历史几乎毫无影响的著名会战,如川中岛会战等,则被我一笔带过了。也许在这个初版之后我还会向书中添加更多会战,不过即使今后不会再有更新的版本推出,我对于现有版本也已经没有什么遗憾了。

这部《日本武士战争史》在结构上效法约翰·富勒所著《西洋世界军事史》一书,以正文章节对日本武士历史上的重大会战进行分析探讨,并以大事记形式对历史背景的发展进行详尽叙述,使全书内容能够形成一部完整的日本武士历史,同时着重突出不同时期武士所采用的不同战争艺术,各大会战的过程以及将领指挥得失。力求通过对政治、战略以及战术三方面的分析考量,来达成以客观角度分析使被大量文学作品埋没的日本古代战争艺术重新为世人所认知的目的。

2014年6月

与约翰·富勒在《西洋世界军事史》中的抱怨相同,从古到今,几乎所有关于兵力、伤亡数字的记载和描述都是有着夸张和宣称的成分,因此本书中的很多数字我也并不敢断言是正确的。另外,在一些情况下,当历史、考古学家和军事理论所带来的结论互相冲突时,我通常选择军事性的结论。在我看来,考古学虽然在细节上更为准确,但却时常以偏概全,而军事性的考量虽然在细节上可能存在不少错误,但其中存在的原理却是亘古不变的。

对于一名武士而言,其本职工作便是战争。战争推进着整个武士阶级的崛起和发展,最终使武士成为了日本的统治者。当我在为一些文化、历史小说等书籍引入那段历史,并试图开始深入研究武士的战争艺术之时,却发现在中文甚至世界范围之内都没有那样一部能够详细描述武士战史的著作,甚至没有任何一场会战能够逃脱文学创作的歪曲而为中文世界所知,于是我决定来填补这一空白。

最后,出于方便读者辨别事件发生年代的目的,同时又由于成书过程中所参考的日本资料均以农历记载时间,因此本书采用的时间格式均为公历纪元年份加日本农历月份、日期的形式。

在我刚刚开始写作这部书的时候,可能我并没有意识到它的潜力,因此当我在由自己担任执行主编的《战舰》杂志上发表最初完成的《攘夷战争与四境战争》时,这篇文章还是不免带有一些文学色彩。这也使我在将这一章重新编辑排入本书时,对其内容颇感不满,若不对原有文字大幅改动,它便会如同狮群中的山羊一样绵软无力。正因为此,对于原先文章中一些文学性的故事情节,可以说是被我故意地忽略掉了。到这部书文稿杀青后,几乎每一天我也都会对一些细节进行修改,不断地将其完善。至今我相信该书已经足以成为中文世界中对于日本武士战争艺术最为明了、直接且排除文学色彩的著作。对于任何一位希望从军事角度来了解日本武士的读者而言,本书都将是大有裨益的。

王子午

加载中…